产教融合 引领发展加快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——新格局 新经济 新机遇“深化产教融合 引领创新发展”主题论坛在南阳会议中心隆重举行

更新时间:2022-08-22    点击次数:3119次


8月19日下午,由南阳市委、市政府主办,河南康利达投资集团承办的“新格局 新经济 新机遇——‘深化产教融合 引领创新发展’主题论坛”在南阳会议中心隆重举办。



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、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曾垂瑞;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、全国政协委员周文彰;北京大学原副校长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、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、经济学讲席教授海闻;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,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、创新创业学院院长、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,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副会长、国际氢能协会理事刘科;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产业链供应链首席专家、研究院院长谢觉瑧;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志强;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震;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王凯;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、郑州市政协副主席、康利达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薛景霞;南阳市委常委、秘书长李鹏;南阳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范勇;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莫中厚、华道梅、一级巡视员刘荣阁;南阳市政府副市长阿颖;南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李德成;南阳市政协副主席褚清黎;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秦德平;南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代检察长张志强;南阳师院副校长周旗等出席活动。



现场签约的20家国内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;南阳市直各单位负责同志,各县市区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、高新区、官庄工区、鸭河工区、卧龙综合保税区负责同志,各大中专院校、二星级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应邀参加论坛。



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院校发展处处长任占营;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、北师大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和震,因为疫情和工作原因,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论坛。


论坛分为致辞讲话、主旨演讲和签约仪式三个环节进行。



在致辞讲话环节,薛景霞谈到,此次论坛,旨在聚焦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,打造高端平台、广聚各方智慧、汇聚各方势能,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渠道,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引才育才留才,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康利达集团将充分发挥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,以服务南阳产业发展为导向,打造省内首座以“碳中和”理论体系为主的国际应用型大学,更好满足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需求。



范勇代表南阳市四大班子在致辞中讲到,近年来,南阳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强市,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。在今后发展中,南阳将继续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深入实施科教兴宛、人才强市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,完善创新体系,优化创新生态,提升创新能力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,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,着力推动产业互动、产教融合发展,全力加快南阳高水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。



王凯在致辞中讲到,南阳在“奋勇争先、更加出彩”的新征程中被赋予了重要使命。南阳发展离不开高技术、高技能的人才支持,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要深化产教融合,瞄准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,推进校企深度合作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效衔接。



曾垂瑞在致辞中强调,深化产教融合,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,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、扩大就业创业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。他强调,企业是市场的主体,同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、参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,要围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深化产教融合发展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,促进大学生有质量就业。



任占营通过视频,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,并指出,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,坚定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和信心。希望大家深入交流学习,找准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的着力点,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,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。



在主旨演讲环节,海闻以《中国经济分析——潜力与挑战》为题,指出中国经济仍处在“起飞阶段”,改革与发展阶段的服务业方兴未艾,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拉动的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相辅相成,创新与整合后的制造业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并着重从改革与开放的深入、适应未来产业的人才培养、国际环境的稳定和改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挑战。



周文彰以《为民营企业创造一流营商环境》为题,深入解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,指出全社会要破除“公有制企业是自己的、民营企业是他人的”等模糊认识,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“自己人”。周文彰称赞南阳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,并对共同富裕和民营企业的担当等提出了意见建议。



刘科以《能源转型与碳中和》为题,以详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家碳中和面临的严峻现实,解读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方法,并用大量鲜活的事例,详细介绍了光伏与农业、畜牧业、水资源利用并举,实现光伏减碳和建筑节能碳中和的方式方法。围绕如何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提出了独到观点。



谢觉臻以《品牌供应链赋能,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》为题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供应链相关概况,指出中国的流通和匹配成本高、周期长、效率低,抵消了劳动力比发达国家低的优势。他以沃尔玛连锁经营模式和北京新发地农贸地场为例,强调中国唯有实现“品牌+供应链”模式,才能降低流通和匹配成本,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。



和震围绕《高质量发展需要产教融合创新》主题,以视频方式,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发展现状,指出大力推动产教融合的广阔前景,并重点介绍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种类型,从“个人—组织—区域跨组织—国家”四个维度讲解了产教融合制度的体系框架,产教融合的实质及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等内容,强调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深化产教融合发展。



吴志强以《地方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》为题,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在66年的办学历程中,不断探索地方高校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;以十年“卓越工程师实验班”为抓手,搭建“互联网+实践教学平台”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崭新举措。




在签约仪式环节,康利达集团集团总裁訾建军分别与中电科第二十二研究所、中科大数据研究院、阿里云、清华大学天津高研院洛阳基地、科大讯飞、京东集团、新华三、库课文化科技、北京凯文德信、深圳讯方、武汉格莱科技、武汉厚溥数字科技、中德诺浩(北京)、中科创大(北京)、青岛伟东云教育集团、万物云空间、河南中标教育科技、河南科诚数字科技、郑州中财教育、上海三菱电梯、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21家科研院所、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,签订共建产业学院协议,共襄南阳产教融合、创新发展大局。



张震在论坛闭幕致辞中,结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的实践探索,解读了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思路,打造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的“线场模式”。希望产教融合能够聚焦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,推动职业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更加匹配,更好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



在热烈的掌声中,此次论坛圆满结束。与会代表普遍感到,本次论坛的召开,必将为南阳加快高水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势赋能,必将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,必将开启产教融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新篇章。


文稿/张凤玲  照片/曹爽

视频/河南卫视  编辑/李建珂  审核/李继东